百年回首觅初心 家国情怀砥砺行

发布时间:2021-03-22 浏览次数:

几年前,母亲就提醒我们:2020年4月6日是你外公的百年诞辰,你们清明节一定要回来纪念啊!我们都答应了。但去年新冠疫情把我们隔离在各自家中,我们都没能回黄冈纪念外公,总是一件憾事!今年正值民进武汉市委会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活动,我想,外公是革命烈士,虽然我没见过他,但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整理家中的史料,回忆以前他的战友们讲的故事,写一篇文章来纪念他,与此同时,激励自己和家人更好地前进。

  我的外公涂剑光,号剑欧,1920年4月6日生,黄冈县三台河人。1935年,考取湖北省第六中学(现黄冈中学),是黄冈中学抗日战争时期杰出的学生代表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向群众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深受群众拥护。1938年2月,加入共产党。同年10月,随六中西迁恩施,编入湖北联合中学利川初中分校,在校任地下党支部组织委员。1939年秋,他升入联中巴东高工,参加高工地下党支部的领导工作。1940年1月9日,领导高工学生,发动了"反饥饿、反迫害"斗争。1941年9月,从鄂西奔赴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从事民运工作。1942年9月,任黄冈县青年救国筹委会副主任。1943年春,任中共金台冈中心乡分区区委书记兼区长。同年8月,调任县抗日民主政府动员科科长。1944年至1945年,在大悟宣化店任《七七报》编辑。1946年6月,随中原部队突围到陕南,投入开创陕南游击根据地的工作。1947年初,部队北渡黄河前夕,遭敌人袭击,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小时候,我们一家住在黄州赤壁湖一套普通的平房里,但经常有外公的同学、战友和部下来这里看望外婆和妈妈,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位先辈。

  一是黄冈市财政局离休干部周质澄爷爷,他是外公的部下,我们喊他“周爹爹”,他经常来看望我们,还教我做诗填词。从1942年到1944年底,他一直跟随在外公身边,他说,外公平时在同志和朋友中,总是显得那么温文尔雅,和蔼可亲,而在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面前,却又是慷慨激昂,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第一次见外公是在冈西第一届青年救国大会上,外公作为青救会主任、抗日动员科科长,耐心给大家解答问题,时而谈笑风生,时而放声高歌,一下子激发了他的抗日热情。当时的冈西,是敌、伪争夺的要冲,也是抗日民主政权的前哨。外公在靠近新州阳逻公路的金台冈建立了对敌斗争的联络站——“百尺饭店”,“百尺”谐音“白吃”,故人称“白吃饭店”,外公当董事长,周爹爹当会计。开张那天,外公写了一幅对联:“百味满筵,高朋满座;尺盘如塔,志士如云。”横批“万商云集”。冈西一带,有四十多个私塾,两三百名学生,外公通过白吃饭店这个据点,把他们串在一起,进行扩军、募捐、征粮、减租减息运动,成为插入敌后的一把宝剑——这剑之光,使敌人睁不开眼睛,却照亮了爱国青年前进的道路。

  二是原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梅白爷爷,他是外公的朋友。我小时候不会写作文,爸爸就把我带到梅白爷爷住在黄州东门的一个院子里,请他指导。我记得,梅爷爷家里总是很多人,但每次都会单独见我们,把我幼稚的文章中写得好的地方用红笔圈起来,大加赞美。梅白爷爷说,外公蓄着大背头,说话带笑,声调平静,初见还以为是个“白面书生”,没想到一件事完全改变了他的印象。梅白爷爷高度近视,有一次在敌后战斗的夜行军中,天上下着大雨,他眼镜掉了,走几步就摔一跤,一身泥巴。这时,有个人一声不吭地从后面把他背起来,象头牛一样,一口气跑了六七里路,冲过了敌人的封锁线。一路上,梅爷爷问他是谁,打他、卡他脖子都不说话,后来借着一道闪电才看清是“白面书生”!外公舍己救人的精神感动了他。从此,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那时候,外公常对他说:不管昨天怎样受气,今天怎样吃苦,为了明天,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什么都可以不顾……

  三是原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副主编夏牧原爷爷,他是外公的中学同学。他总是感叹外公走得太早了,每当忆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时期,他就昼夜难眠。我上大学的时候,他还几次邀请我们到东亭的家中吃饭谈心。他常常对我的父亲母亲说:党有党史,家有家书,你们要收集资料,把纪念你父亲的文章汇编成书。2010年,我父亲花了十年的功夫,四处走访,征集了一批关于外公的宝贵史料,汇编成《涂剑光烈士纪念文集》,夏牧原爷爷和夫人朱虹奶奶主动承担了编审事宜,还亲自带我的父亲母亲到外公的老师、原教育部部长刘西尧家中,向他汇报,请他题词,并合影作为图片资料。他希望我们家能从这本书中汲取外公的精神力量,继承和发扬先辈的业绩,用知识和智慧为社会作贡献,为烈士增光添彩。

  
父亲贺启焱(左二),刘西尧(中),母亲涂少文(右二),夏牧原(右一)

  这段时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阅读外公的同学、战友们发表的纪念他的文章以及湖北省黄冈县和河南省卢氏县、灵宝县的党史资料,还有他自己写的诗……其中,武汉市的老领导王群、文祥1983年6月25日联名在《湖北日报》发表文章《他的生命为真理燃烧——怀念涂剑光烈士》,高度赞扬了他。外公虽然英年早逝,但他在革命大家庭中不仅找到了理想、信念,还找到了良师益友,他的英勇事迹永远留在战友和亲人心中。从外公身上,我真正看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他象剑一样,锋芒对准敌人,光芒照亮战友,为革命闪闪发光!

  值得一提的是,把外公和我连结起来的是我的母亲,把我和武汉民进连接起来的也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叫涂少文,1944年10月生,虽然她一生下来就没有见过父亲,但她这一生都在寻找父亲。外公是怎样牺牲的?埋在何处?她一直找了50年。1989年6月,在湖北省人大专职常委赵家驹老人的帮助下,才打听到外公牺牲的地点是:河南省卢氏县木桐沟。

  1996年是中原突围胜利50周年,那年清明节,我父亲和舅舅行车千里,在卢氏县民政干事马同书和三位熟识外公的老人陪同下,到烈士陵园祭奠外公,并从外公牺牲的地方相子凹取了血土,带回家树碑立传。父亲说,当地老人谈起外公的死,眼眶湿润,语音低沉,那是1946年腊月24日,外公带领区小队隐蔽在燕子崖,被土顽头子带兵包围,外公率队撤离,走到相子凹,与敌军交火,外公为掩护战友落到后面,大腿先中一弹,倒在地上,又被冲上来的匪顽一枪打中心脏,一枪打中头部牺牲。匪顽走后,当地群众把他埋在三里岗。外公死得英勇悲壮,但时隔50年,他还活在当地群众心中。
    
  我总觉得冥冥中外公一直在保佑我们。外婆和母亲年轻时吃了很多苦,但晚年都过得很幸福。1972年,母亲因为怀了我,所以放弃了组织推荐上大学的机会,但她省吃俭用把三个孩子都培养上了大学。如今,我们都在不同的岗位为社会作贡献。2004年,我结婚了,妻子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父母跟我们一起在美丽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生活,巧的是,牧原爷爷的大儿子夏丹阳教授是我的邻居,更巧的是,2008年7月1日,我的女儿在党的生日这一天出生……

  世事无常,二十年来,外公的战友们相继离开了人世,但他们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一家人心中。2017年,母亲突发眼疾,一只眼睛看不清,另一只眼睛近乎失明,这时,我所在单位的民进支部——市民进教科院支部的组织委员陈敏丽老师为我提供了热心地帮助,在她的协助下,我母亲先后做了两次手术,终于重见光明。也是通过她,我开始了解中国民主促进会,了解到它是上海部分文化教育界进步知识分子和工商业者成立的民主党派,他们坚持抗日救亡运动、积极参加反内战爱国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为国家建设积极建言献策,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于是我坚定地申请加入民进,成为一名光荣的民进会员。

  有首歌唱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确,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家国一体,每一个“家”中的每个人都在见证历史,书写时代。正是根植于我们血脉之中的家国情怀和精神力量让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加入武汉民进之后,常听前辈们说,天下民进是一家!从此,我又多了一个“家”,多了一个精神力量的来源之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衷心祝愿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民进会员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奋斗,把国家和社会建设得更加美好!




(来源:教科院支部   撰稿:贺政    责任编辑:李南)
武汉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市委员会   www.whmj.org 2004-2021  V3.0 版权所有.
地址(ADD):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3号  电话(TEL):027-8558 8286 传真(FAX):027-8558 8221 
E-MAIL:mjwhswxcb@126.com   备案号:鄂ICP备05003451号